为什么有很多优质男性依然单身
找对象,从来不是看一个是不是优秀,有多优秀,而是看他(她)对另一半的要求和自己的条件是否相符。
一个姑娘,希望自己男朋友185,有车有房,月入10w,阳光开朗,英俊健康,这都是正常的,不代表她就找不到。但是如果她自己155,65kg,月薪3k,家庭穷困,从不打扮,那她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的。
一个男孩子,你可能看着他185,有车有房,月入10w,阳光开朗,英俊健康,就觉得哎这样的男生怎么可能找不到对象?其实他可能对另一半的要求是170,50kg-,年收入至少20w,貌美如花,温柔贤惠,身世清白,名校毕业,知书达理。他看得上的姑娘,就未必觉得他多优质了。
所以啊,单纯地讨论要求和自身条件,都是没法把这个问题分析透的。就像做买卖,有人做小买卖,卖个锅碗瓢盆勺子筷子的,一件几块十几块,卖得挺好。但也有人卖文玩古董,价格动辄百万千万,照样能成交。怕只怕你一个自家用的破缸,愣说是嘉靖年间的稀罕物,要卖八百万;或是你手里宝贝一样攥着两张百元大钞,等着齐白石老先生的画打折给你捡到。这种生意,是要亏本的。
在主观因素之外,当然还有客观因素的制约。
人群分布一般是个枣核型(or橄榄(球),看你喜欢),平庸的人占人群的绝大多数,越所谓优质的人,占比越小。这就导致了一个什么事情呢?越优质的人,身边和他一样优质的人就越少。尽管优秀的人会趋向于在一起玩耍,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,周围的人群分布会不可避免地向总人群分布靠近。一个优质的人,周围可能有100个朋友,那或许60个人是很普通的,10个水平比较低的,30个是相对优质的,他就会在这30个里选。一个平庸的人,可能周围100个朋友,有80个和他一样平庸,有10个很烂的,10个很好的,他可以在这80个人里选。这就导致了优质的人,认识和自己同样水准的人的机会明显变小。
不仅如此,在一个圈子里相对优秀,也会让人起心态上的变化。
如果一个男生,在他的朋友圈里非常棒,是人人爱慕的男神。那他很可能就很习惯这种爱慕,他也知道自己可选范围太大,有无数稍次一些的候选人随时待命,他自然也会提高选择对象的标准,更不会被别人的关心和追求轻易打动,因为这些不过是他的日常。女孩子也是一样,被男生追求得多了,就难免麻木一些,再遇到好一些男孩子追求也不以为意。偶尔终于遇到一个让她心动的男生,却意识到好像已经远超自己的范围了。
这种在圈子里优质习惯的男生和女生,虽然从条件和要求上似乎凑在一起挺合适,但是心态的变化很可能让他们彼此都觉得对方一般般,因为大家都习惯了众星捧月的生活。反倒是平时没什么人看得上眼的男男女女,忽然有一个感觉还可以的,对自己付出关怀和体贴,就觉得是上天的恩赐,会好好去尝试和珍惜,也就容易走到一起。
所以啊,你看着优质的男生,女生,找对象也根本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。你可能心里想着「你要是找我,我就答应了,为什么你还单着?」可是人家都没把你当候选人……
最后,承蒙一些姑娘错爱,偶尔会接到一些问我择偶标准的私信/聊天。我的回答一般都是:要看得见人的。她们会继续问:还有呢?我就答:第一条都不满足,后面还说什么?在Santa Barbara这种满街没有中国人的小镇子,有时候也不一定就是我要求高